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一次历史性巨变,相对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其特点是
| A.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 B.民族政策发生巨大变化 |
|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
| D.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
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1912——1918年发展示意图,它反映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
| A.总体水平落后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 C.行业发展不平衡 | D.曲折发展 |
某纪念馆的二、三层分为“序厅”、“历史性的决策”、“起义前夜”、“伟大的第一枪”、“光辉的征程”五部分,门楣上悬挂着陈毅元帅的手写金匾,上面书写的内容应该是
| A.五四运动纪念馆 | B.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
| C.北伐战争纪念馆 | D.百团大战纪念馆 |
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做出了回应,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根据知识结构示意图的提示,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Legation Street(使馆大街),台基厂街改名为Rue Marco Polo(马可波罗路),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哪一事件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 A.戚继光 | B.林则徐 | C.郑成功 | D.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