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
A.1949年、1951年 | B.1949年、1952年 |
C.1949年、1954年 | D.1949年、1956年 |
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中错误的是()
A.拿破仑——法国大革命 |
B.麦哲伦——新航路开辟 |
C.林肯——美国南北战争 |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
历史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你认为这个“兴”的涵义是指()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 B.神学文化的复兴 |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 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的作品是()
A.《罗蜜欧与朱丽叶》 | B.《最后的晚餐》 |
C.《哈姆雷特》 | D.《神曲》 |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著名诗人但丁,②文艺复兴的先驱莎士比亚,探讨了③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④达·芬奇的《神曲》。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
A.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全球化的推动者 |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
D.发展中国家应抵制经济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