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 B.大力发展教育 |
C.提倡文明开化 |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 | 《南京条约》 | B. | 《北京条约》 | C. | 《马关条约》 | D. | 《辛丑条约》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
B. |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
C. | 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
D. | 南来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 | 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
B. |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
C. | 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
D. | 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 |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B. |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C. | 开创王位世袭制 | D. | 实行分封制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 | 儒家 | B. | 道家 | C. | 法家 | D. | 兵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