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有学者引用荀子的话说,人能“群”, “群”的原因在于“义”, “群”与“义”落实到具体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即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中国人的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深厚文化根基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材料二、“太阳花学运”虽已落幕,但后续影响仍在台湾发酵。为了拨乱反正,让正义的声音传播出去,由新党牵头,岛内统派团体将于5月4日率民众齐聚凯达格兰大道,诉求“新五四、民主法治”,并大大方方地喊出“我是中国人”。昨天(4月21日),16个统派团体的领袖齐聚台北新党党部,商讨这次活动的筹备事宜。
—— 摘自4月22日新闻网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请回答: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忧心鸦片流毒中国,林则徐义无反顾、御敌销烟。如何看待虎门销烟?
(2)1919年5月,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引发了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6月初,哪个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成为运动的主力?如何评价五四爱国运动?
(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在正面战场台儿庄,指挥军队与日军血战的国民党司令官是谁?在敌后,发动百团大战的八路军领导人又是谁?
(4)“我是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你看到这样的语句,又会有怎样的感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附加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据此回答:
(1)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的标志性成就,请写出四大发明的名称。
(2)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
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
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一、图二和图三反映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相同
的作用?
(3)导致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是什么政策?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
响?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
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

仔细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清代在保卫边境取得胜利时的一幅画面。试结合所学知回答以下问题:

(1)这次战争是由清代哪位皇帝指挥的?最终结局怎么样?
(2)这次战争带来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诗中的“海波平”是指什么?
(2)从两句诗来看,作者的什么高尚品质值得人们学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