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 B.“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 D.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表明 ()
A.美苏关系由“冷战”转变为“热战” | B.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
C.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 | D.“冷战”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
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德国生产的汽车,去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一现象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A.思想自由化 | B.政治民主化 |
C.经济全球化 | D.文化多元化 |
“冷战”(Cold War)是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 活动和对抗形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贩卖黑人奴隶、掠夺资源,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 的灾难。二战后,非洲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
A.印度独立 | B.埃及独立 | C.纳米比亚独立 | D.古巴独立 |
某位同学在学校历史时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 |
事件 |
历史人物 |
1947年 |
印度独立 |
尼赫鲁 |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毛泽东 |
1956年 |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
纳赛尔 |
1959年 |
古巴革命 |
卡斯特罗 |
A.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 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