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 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晨线、昏线)
(2)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_,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4)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
(5)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为发生在我国某海区的某次风暴潮的海面水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明此刻渤海地区的风向及受灾严重的地区。
(2)请说出减轻风暴潮灾害的措施。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省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对该省危害最严重的两种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主要自然灾害。
(2)当①处发生地震时,比较②、③两地的烈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比较漳州沿海地区两次风暴潮的强弱,并分析其原因。(6分)
(2)为减轻沿海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4分)

读“2013年全球7级以上震中分布图”,描述2013年全球七级地震的特点,并说明它的形成原因。

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图12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