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表一:2007—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对比

表二:

注:城市规模按《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0年)城区人口分类。分地区数值为地区城市指标的平均值。分规模数值为各种规模城市指标的平均值。
材料二:2014年9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规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取得新的突破。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所有试点都要遵循以改革为统领,按照中央统筹规划、地方为主、综合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紧紧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资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形成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
(1)描述材料一中表一、表二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几点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理由。

材料一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注:我国小微企业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

占企业
总数
占全国
就业量
占全国
出口量
占税收
比重
最终产值
占GDP比重
90.2%
60.8%
60.7%
52.3%
60.1%

注:小微企业的显著特色体现在“低、小、散、弱”,即产品低端、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抵抗能力弱。2011年1-7月我国小微企业总体利润率不足3%。
材料二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玻璃门现象”,即看似很多领域是面向小微企业敞开大门的,但是因为配套措施的欠缺,导致国家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因为隔着“玻璃门”可望而不可及。近期,国务院将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切实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给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给以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打开“玻璃门”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二中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有什么经济意义?

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理论;一个以这样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理论上的创新,每一个理论成果的产生,都大大地推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新的面貌。
(1) 从哲学上说明“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因。(12分)  
(2)有人认为:“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真理”。试对此观点加以评析。(9分)

2012年6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不断向纵深发展,确保在关键之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上述要求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
(2)上述要求是怎样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类实践的历史经验以及各门具体科学为材料,同时又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引领社会进步与时代变迁。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正确的哲学?
(2)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