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测得1 mol N2的质量为28 g |
B.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 |
C.用两只250 mL的容量瓶配制0.1 mol·L-1500 mL的NaOH溶液 |
D.用托盘天平称取2.50 g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②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25℃、101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2H2O(l)△H=-285.8 kJ/mol |
B.2H2(g)+O2(g)=2H2O(l)△H=+571.6 kJ/mol |
C.2H2(g)+O2(g)=2H2O(g)△H=-571.6kJ/mol |
D.H2(g)+![]()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 |
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在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
C.反应CO(g)+H2O(g)![]() |
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