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和C、B和D分别位于同主族,且B、D质子数之和是A、C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B)>r(C)>r(D)
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在同周期中最强
C.E分别与A、C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D的弱
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
A.1和1![]() |
B.12和9 | C.14和6 | D.15和8 |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 |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 |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 |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强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