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ΔH<0 |
B.常温下,BaSO4分别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
C.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CO3)<Ksp(BaSO4) |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3·H2O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小于NH的水解程度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 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
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 | 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 |
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能与1 mol该化合物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
量是()
A.1 mol | B.2 mol | C.3 mol | D.4 mol |
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a中先加入浓硫酸,再加入适量的乙醇和冰醋酸,然后加热 |
B.试管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和乙醇 |
C.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
D.用![]() ![]() |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现有 ①氯化氢 ②溴水 ③纯碱溶液 ④2-丁醇 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与巴豆酸反应的是()
A.只有②④⑤ | B.只有①③④ |
C.只有①②@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苯与浓硝酸反应![]() |
B.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 |
C.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