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mol•L-1 NaHCO3溶液中:c(HCO3-)>c(Na+)>c(CO32-)>c(H2CO3) |
B.pH=2的醋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H+)>c(OH-) |
C.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 |
D.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 |
水分子间可通过一种叫“氢键”的作用(介于化学键和范德瓦耳斯力大小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的n值为5。即每个水分子都被其他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四面体,如图1-11所示为(H2O)5单元,由无限个这样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一个庞大的分子晶体,即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1-11
A.1 mol冰中有4 mol氢键 |
B.1 mol冰中有4×5 mol氢键 |
C.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2个氢键 |
D.平均每个水分子只有5/4个氢键 |
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粒子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中会有以上两种作用的晶体是()
A.SiO2 | B.Ar |
C.NaCl | D.NaOH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比非金属单质高 |
B.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C.在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阴离子 |
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
羟基和羧基因为在水中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所以含有羟基和羧基的物质往往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人们把它们称为亲水基。而含烃基等非极性基团的物质在水中因极性不同,溶解度很小,所以也被称为憎水基。分子中有亲水基或亲水基比例较大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判断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大和最小的组合是()
①丙三醇(CH2OHCHOHCH2OH)
②C17H35COOH
③乙二醇(CH2OHCH2OH)
④C17H33COOC2H5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B.同周期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
C.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
D.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熔点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