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在这里指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诗歌前两句叙事,“”字交代了时间,“”词语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孤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首是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形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②非吾土,维扬③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旧游:指故交。②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③维扬:即扬州。④海西头:指扬州。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其中联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听觉角度描绘景物,融情于景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试举一例进行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斜”在曲中的意思是。(2分)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心难舍”刻画女子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B.“杨花雪”指像杨花一样的雪。
C.“人去也”写女子目送爱人远去后的叹息。
D.这首小令以景衬情,化情入景,语意晓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