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①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②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③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④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 ②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③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④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
A.气候炎热,终年湿润多雨 | 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
C.劳动力资源丰富 | D.临太平洋,便于商品经营 |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条件 | B.市场需求量 | C.国家政策 | D.光热和降水 |
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③古巴的甘蔗④长江三角洲设商品粮基地
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 |
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 |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
B.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
C.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
D.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
图中阴影区域为夜半球,①③两点的地方时刻相同但其所在弧线两侧的日期不同,②③两点日出、日落时间全年固定不变且两点的经度差为90°;④为②③两点之间弧线的中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0°180°) | B.(23°26’ N,0°) | C.(23°26’S,180°) | D.(0 °, 90° E) |
此时,图中④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66° 34’ | B.90° | C.0° | D.23°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