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部分线路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调水路线经过的流域有

A.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汉水流域
B.黄淮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
C.长江流域、黄淮流域、海河流域
D.汉水流域、渭河流域、黄河流域

在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中,最先开始实施修建的是东线,原因 可能是

A.利用京杭大运河线路,易于建设
B.东线水量最大,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最小
C.东线在三条调水线路中最短
D.地势南高北低,最利于调水

最先规划建设的东线工程,在建设初期却得不到调入省市的认可,不愿使用所调之水,原因可能是

A.人们吃水习惯,怕水土不服
B.调水量小,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C.水的价格升高,工农业生产成本提高
D.长江流域受工农业影响,水质较差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为今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1小时25分 B.1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 D.1小时58分

请依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国际妇女节 B.国际劳动节 C.国际儿童节 D.中国教师节

同一天,同一纬线上的各地

A.自转角速度不相同 B.各地地方时间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昼夜长短情况不同

读下面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各题

某年6月,有一旅游者先后参观了M、N两地,他的如下见闻最可信的是

A.M地冰天雪地,N地葱绿一片,古树参天
B.M地鲜花盛开,N地藏羚羊、长颈鹿成群结队
C.M地人影朝北,N地午后降雨
D.M地洪水泛滥,N地水土流失严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乙图大;②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较甲图大;③E—F处坡度比E′—F′处大;④E′—F′处坡度比E—F处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图中所示的地形,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图中所示的地形,其成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 B.溶蚀作用 C.风化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