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记载的是( )
| A.工场手工业的规模 | B.官营手工业的分工 |
| C.私营手工业的繁荣 | D.家庭手工业的兴起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的“跨进了新时代”主要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 A.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 B.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体制的束缚 |
| C.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 |
| D.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
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 A.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
| B.农轻重协调平衡发展 |
| C.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
|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种说法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 |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
| C.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 D.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 B.英国 | C.日本 | D.德国 |
对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
| B.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 C.经济发展呈现“滞胀”现象 |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