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这反映出( )
A.火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 |
B.人们对火车持敌视态度 |
C.中国社会具备接纳新事物的能力 |
D.全体中国人已普遍接受了工业文明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实施新经济政策 |
C.开创斯大林模式 | D.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
下表反映了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GNP 年增长 |
失业率 |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
1968~1972 年 |
4.3% |
3.2% |
4.8% |
1973~1975 年 |
2.4% |
5.3% |
9.4% |
A.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数字的变化与“新经济”有关
C.导致社会福利开支不断增加
D.此后各国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
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
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和大众、奥迪、丰田,上汽和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