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多变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宋朝来华朝贡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有:高丽41次、交趾45次、占城56次、三佛齐33次、大食40次、于阗34次、龟兹21次……。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取“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
——《宋代的中外朝贡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展这种贸易的目的。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
(2)概括材料二中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此举的背景。
材料三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在处理(缔约国间)贸易与经济事务关系方面,应以……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作出互利互惠的安排,以便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3)吸取材料二的教训,分析材料三,指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制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遵循了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协定的签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
(4)识读材料四,你能提取出什么历史信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于何时加入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加入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现代化——曾经的困惑与现实的挑战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6世纪,有两层含义:(l)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可见,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1)英语单词modern产生于16世纪,请举出两个在此期间的modern现象
(2)到18世纪,又出现了以modern为词根的modernize,请从这一时期欧美地区各个领域新现象,说明单词modernize出现社会存在依据。
(3)17---19世纪初,史学家们通常称之为现代化的降临阶段。结合同时期的有关中外历史史实,请以现代化降临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余字的历史小论文。
注意:
1、紧扣所给主题,突出典型分析。
2、结合中外历史,注重材料论证。
3、文章结构合理,文字流畅通顺。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由于世界开始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三股强大的潮流。一是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它的趋向是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二是工人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潮日益深入人心;三是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运动。
——高一《历史》课本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003年第14次印刷,第112页
(1)促使“世界开始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和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最基本因素是什么?
(2)以这一时期的法、俄、美的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为例,说明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是怎样逐步建立起来的?
(3)说说当时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概况。
(4)这一时期中国农民运动与以往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又一次的幻灭——昙花一现的“现代化”
(图一)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图二)在“忧时七上皇帝书”的感召之下,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行宫(而非紫禁城内正式议政的勤政殿)与一位“秀才”共谋国事。(图三)但是,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了“休止符”……
(图二)
(图一)
(图三)
请在上述图文启发下联系历史,回答问题:
(1)具体解释“已成定局的悲剧”和图片一暗喻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3分
(2)为什么说上述历史事件是一场“现代化”运动?
(3)这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4)图三释文没有用“画上了句号”,而是酌字“画上了‘休止符’……”,这里的深层次含义何在?
城市化发展
材料一:英国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表
时间 |
离开农业的人口总数 |
1751—1780年 |
75000人 |
1781—1790年 |
78000人 |
1801—1810年 |
138000人 |
1811—1820年 |
214000人 |
1821—1830年 |
267000人 |
——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第111页。
材料二:英美城市人口增长表
时间 |
伦敦 |
纽约 |
1800年 |
959000人 |
64000人 |
1850年 |
2681000人 |
696000人 |
1900年 |
6581000人 |
3437000人 |
问题:
(1)出现上述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1800——1900年的100年间,纽约和伦敦的人口数量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什么是“城市化”?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历史转折。在世界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时候,能否跟上历史的步伐,是决定这个国家前途的关键问题。
问题:请联系中国,概括指出这一转折时期欧洲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方面变革的主要表现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