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创,20分)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摘自《苏州府志》卷三
材料二 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
——摘自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1898)
材料三  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摘编自孙燕京《50年中国服装“流行”变迁》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探知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城的哪些经济发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列出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6分,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哪一政府正式颁令革除结辫陋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78年后中国民众着装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促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因素。(4 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
问题:(8分)
(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怎样实现的?(1分)
(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全面胜利”?(6分)
(3)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认为201O年的上海将赋予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涵义?(1分)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观察上面一组青铜器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7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都对“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一壮举产生了怀疑。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竞有约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先后6次登上月球,是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制造又一科技发展史上空前的大骗局。

问题:(10分)
(1)15世纪后期以来,人类在全球探险方面已取得哪些成就?(2分)
(2)该计划的成功对人类文明有何意义?(2分)
(3)美国实现登月计划,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如何?该计划的成功,对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如果你也想参与这场讨论,你认为从哪个角度考查其真伪最有说服力。假设这真是一场骗局,你将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危急中华地,千里炮声隆。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我自堂堂华夏,更有文明雄史,奋起九州同。砥柱中流稳,倚剑敢屠龙。
双关捷,百团战,展威风。敌前敌后、南北游击任从容。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梦断听丧钟。试看乌云散,日照漫天红。
——盛晓虎《水调歌头·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
问题:(10分)
(1)“惊落芦沟晓月,仗武势汹汹”是指什么?(2分)
(2)“奋起九州同”有何含义,请用史实证明。(4分)
(3)请列举“国际同盟携手,粉碎黄粱美梦”的史实两例。(2分)
(4)你认为在当前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有何现实意义?(2分)

.我准备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提出在一个危难的世界中,一个危难的民族所需要采取的各种措施。这些措施,或者像国会出于它的经验和智慧可能制定的其他措施一样,是我在宪法权限之内力求迅速实施的。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问题:(10分)
(1)材料中的“危难”是指什么?(2分)
(2)演说一再强调“在宪法所赋予我的职责范围内”,这部宪法是哪年制定的?规定联邦政府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列举该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两项。(2分)
(3)他采取的“这些措施”具体有哪些?(4分)
(4)这项改革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