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保护】(10 分)
M 河为海河的支流,经多次修整已成“人工河”,其自净能力几乎为零,水质极差;因闸、坝多而使干流在枯水期流动性极差,几乎成湖泊。为改善水质,M 河在三个河段修建了污水处理厂。下图为M 河干支流2009年至2010 年的COD(化学耗氧量)观测数据,COD 数值越高,则水质越差。
指出图中建有污水处理厂的三个河段。为了改善M河水质应采取哪些措施?
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国家产品周期模式图。
(2)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将电视机组装厂迁移到了马来西亚,其生产属于产品发展阶段中的________阶段,其区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比较甲、乙两类国家或地区在“成熟产品”阶段时生产与消费、产品进口与出口的关系。
(4)分析该产品在“新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的主要区位因素。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材料三下表为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人) |
14.42 |
15.47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056 |
6838 |
7360 |
人均粮食消费量(千克) |
420 |
442 |
460 |
(1)试评价顺义区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
(2)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说明其主要意义。
(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试从气候、地形、水源三方面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5)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的两个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政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3)II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7、8月份会出现“________”天气,此时东南沿海的“ ________ ”灾害会缓解该天气带来的危害。
(4)图中I地区和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较易出现春旱的是________地区__________ ;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II和III两地区与北非撒哈拉沙漠纬度大致相同,且撒哈拉沙漠三面临海,为什么II和III两地区夏季多雨,而撒哈拉沙漠却降雨罕见?
(6)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钠(硝石易溶于水),你认为硝石矿较丰富的是在II和III两地区,还是在撒哈拉沙漠地区?简述原因。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极地投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四点,最接近地球公转轨道近日点的是________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我国正值一年中的_________季。图甲
图乙
(2)(单选)当地球由A点向B点公转的过程中,北半球各地( )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B. 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C.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D. 昼长仍然短于夜长
(3)(单选)图乙是地球公转到图甲中哪个点的极地投影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有关此日某些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 B点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C点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D. D点北半球昼短夜长
(4)图乙中:
①ABCD四地,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ABCD四地中,昼长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
③ ABCD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