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产业外迁 | B.环境因素 |
C.住房价格 | D.农村工业化 |
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
A.交通拥堵加剧 | B.就业压力增大 |
C.人均绿地减少 | D.社会治安变差 |
下图是沿120°经线的海陆分布图,读图后完成1~4。
1. |
图中②处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2. |
图中①处洋流的流向为
|
3. |
当④处为高气压控制时,③地盛行风向是
|
4. |
图中④地所在国家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
读某地区城区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该地区城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团状,河流因素 | B.团状,地形因素 | C.带状,气候因素 | D.带状,河流因素 |
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模式图,a、b代表两股不同性质的洋流,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受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 B.甲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
C.受b洋流影响,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 D.丙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
下图表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完成20~22题。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A.a、b、c、d | B.b、c、h、e | C.d、e、f、g | D.e、f、g、h |
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a | B.b | C.c | D.d |
下列能实现d环节功能的是( )
A.湘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夏季风 | D.我国冬季风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下面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18~19题。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