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 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人的人口数量
(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年-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
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2)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
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

图1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1)~(2)题。(双选)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1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1回答(1)-(3)题。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
A. 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5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