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示区域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
(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若甲城温度为31℃,则该岛地势最高处气温不低于____℃;
(2)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3)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道路,请在答题卷图中画出你认为最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4)说明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图为“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7年6月3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2008的8月20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境内又发生里氏5.9级地震。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写出与M省相区邻的四个省区的简称。
简述两地地震频发的原因。
描述M省所在主要地形区突出的地貌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右图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若过度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
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
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长江、黄河和________。

读图文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40°N

材料一:“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


材料二:①城市带土地的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的放牧业→大田农业→蔬菜、水果、乳酪三个阶段。该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基地之一,产品可以运销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试分析该地区发育较大河流的有利条件。
①城市带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请简要分析该地农业区位变化的影响因素。
简析城市带①和②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对比A、B两地聚落的差异。


形态
规模
密度
A



B



据图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水能最丰富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