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2周年纪念日。西藏解放62年来,为帮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在经济建设和财政支出上加大支持力度,重视发展西藏的民族文化教育,西藏自治区呈现出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这说明
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推动民族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提供了物质保证
③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0年4月16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院副总理网良玉来到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温家宝看望了受伤灾民,慰问医疗救治人员后,对参加救援的武警官兵说:“一定要再次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竭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之所以要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因为
A.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
B.精神是万能的 |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
D.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0年3月1 7日,美国国会把中国定义为“操纵汇率的国家”,以此终人民币升值施压。但业内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安排,不能被动地迫于某个国家的压力来进行。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但不能过分夸大,甚至迷信汇率作用¨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B.从主观经验出发 |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
D.主观能动性制约着客观经济规律 |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煮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这表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绳发点④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说,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恐惧本身。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次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二者共同说明
A.精神活动对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
B.信心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
C.意识对人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
D.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