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实现区域合作的平台。读“一路一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路一带”上,位于板块边界附近的城市是
| A.内罗毕 | B.鹿特丹 |
| C.雅加达 | D.德黑兰 |
若M海域在冬季发生原油泄露,首先受到污染的海域是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一路一带”的建设,有利于我国
| A.加快资源的输出 | B.保障粮食安全 |
| C.扩大工业品市场 | D.吸引国外劳动力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下图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 A.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
|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
|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
| D.工业稳步增长 |
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 |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 A.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
|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 D.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
下图是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铁路有利于加强山西省的煤炭外运 |
| B.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 |
| C.黄骅港将发展成我国大型的石油输出港 |
| D.该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能源基地的建设 |
图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开发某种自然资源所致,这种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 B.不合理的灌溉 |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 D.过度樵采和滥垦乱牧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北,再向东北 | B.先向南,再向东南 |
|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50米 | B.199米 |
| C.278米 | D.400米 |
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岛位于太平洋 |
| B.乙岛所在地图的比例尺比甲岛所在地图大 |
|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
| D.甲岛位于东半球 |
图中A、B、C、D四地()
A.B地位于A地的西北方,A地位于C地的西南方
B.D地位于C地的东南方
C.飞机从B地到A地的最近的方向是一直向东
D.B、C地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