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图(X为纬度),完成下列各题。影响图示地区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 B.地形 |
C.海陆位置 | D.人类活动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河流多自北往南流 | B.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
C.北部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 D.耕作制度都是一年三熟 |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出现减少和退缩 |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加身体活力 |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
如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及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a、b、c、d四村庄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
A.a村庄热量条件最好 | B.b村庄降水条件最好 |
C.c村庄水源条件最好 | D.d村庄光照条件最好 |
村庄甲、乙之间修公路,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
A.e村庄 | B.b村庄 | C.c村庄 | D.d村庄 |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山地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 )
A.1000米 | B.2 000米 | C.3 000米 | D.4 000米 |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 )
A.信风影响 | B.季风影响 |
C.西风影响 |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
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区的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到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人为因素包括 ( )
①开垦草原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图示地区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 (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区的同学共同开展一个“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杆的影子长度,并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图。如图为6月22三个地区同学所提供的观测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甲、丙 | D.丙、乙、甲 |
关于乙地此时气候特征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 ( )
A.一年中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的季节 |
B.一年中降水较少、草木枯黄的季节 |
C.一年中气温较低、降水较多的季节 |
D.一年中降水较多、作物生长旺盛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