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2011年的7 000万人次上升到2020年的1亿人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 )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
B.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
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
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
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借鉴韩国综艺节目的做法,充分利用我国民族特色的背景舞台,以探险经历真实呈现了父子生活情感的交流和孩子的童真无邪,唤起了人们对家庭温暖的渴求,成为2013年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综艺节目。这启示我们,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应当()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源于实践,贴近生活
③采用先进的制作手段
④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电影《匆匆那年》2014年12月5目播出后迅速走红亚洲,并引爆粉丝经济,同款商品热销。但欧美地区的观众却对这部电视剧反应冷淡。这反映了()
①电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④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商业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3年9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要求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决议。这次中国投了赞成票。而在此之前,安理会曾三次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但由于决议草案内容失衡、对叙政府单方面施压,中俄三次投了否决票,使得三份草案都未能通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俄行使否决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我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外交基本准则
④我国坚持在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框架内解决叙利亚问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5年。55年来,自治区政府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并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电脑中广泛使用藏文。在各类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分别使用了包括藏文在内的七种语言进行教学。这表明()
①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②繁荣民族文化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③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④共同语言是民族稳定的基本特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