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3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至2012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见下图)。数据显示
| A.我国应改变现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 B.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动力比较弱 |
| C.在个人收入分配中始终要更注重公平 |
| D.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
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占企业运营成本的50%左右,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
而在中国分别为10%、42%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启示我们
①要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要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要充分发挥再分配在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中的作用
④要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其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 A.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
| B.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居民储蓄愿望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下降 |
| C.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增大—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
| D.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减少—社会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
2012年全国中秋国庆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小型车免费通行,减少通行费收入65.4亿元,但刺激居民出行人次达3.4亿,拉动全国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这说明
①我国居民消费以享受资料为主 ②消费升级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③消费热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④消费增长可以促进生产发展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6000亿元;为防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这一现象说明
| A.现货、现金交易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 |
| C.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 | D.市场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