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材料二 “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一一宋高宗
材料三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一一唐太宗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市舶”是指什么?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
(3)材料三说明唐太宗认为实行统治的关键是什么?请你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他统治时期被称为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枓,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综合材枓,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雅典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他们在行政、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二的现象发生在谁当政时期?这一时期的雅典有何特点?
材料二 1776年1月,潘恩出版了一本富有鼓动性的小册子《常识》。《常识》在殖民地各地广为传阅,它大大有助于大会在1776年7月4日做出接受《独立宣言》的决定。一旦军事行动全面展开后,法国对革命者的援助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三所述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接受《独立宣言》的决定”标志着什么?这一决定是在什么时候得以完全实现的?《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如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对外宣战等,巩固了国家政权。它还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
材料四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众议员之选举人所需之资格。……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应按合众国所需各州人数之多寡,分配于各州,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3)对比材料四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有何进步性?又有何保守性?
运用读书摘记卡收集和整理信息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下面是小明同学一张未完成的读书摘记卡,请你帮助他完成。
专题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电视台正在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把人名写在括号内)
1、《人与自然》:()2、《法制空间》:()
3、《爱心世界》:()4、《军事天地》:()
5、《教育论坛》:()
二、学以致用
1、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这位“万世师表”在教育方面有什么突出贡献?请写出一句他的教育名言
3、孔子在思想领域的重要成就是什么?
4、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历史人物?
二、学以致用
1、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2、这位“万世师表”在教育方面有什么突出贡献?请写出一句他的教育名言
3、孔子在思想领域的重要成就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因为他不自觉的顺应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
材料二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 司马迁<<史记>>
(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其主要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3)你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请你综合材料一、二对秦始皇进行全面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请回答问题: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的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请列举出两项“卫鞅”变法中有关政治方面的内容。
(3)“卫鞅”变法给了你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