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初,《大公报》某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 A.电影 | B.电视 | C.报纸 | D.广播 |
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根本目的是
| A.推动埃及的近代化 | B.抵御外来侵略 |
| C.巩固统治,建立庞大帝国 | D.改善国内的文化教育 |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③ |
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 | 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
|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 | 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 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
|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
|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
|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
|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