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B.顾炎武《日知录》 |
C.李贽《焚书》 | D.王夫之《船山遗书》 |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写道:“布尔什维克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材料中“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后来实现的主要表现是指
A.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 |
B.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 比较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 D.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 |
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帝反封建 |
C.建立民主政治 | D.实现国民平等 |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
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