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座,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管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维护流转双方当事人合法权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在坚持农户家庭承包经管制度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第三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2005年3月15日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因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理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胶州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征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
——《顾维钧回忆录》第1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办法之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请完成:
根据以上材料,从目标、经过、结果及评价等方面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
(1)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2)结合史实,概括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3)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从上述各方面,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说:“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试结合国民革命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并分析说明为什么“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完成:
(1)材料一中,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5)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各持有哪些不同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