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 |
|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
|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
|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政府( )
| A.坚持“一中一台”立场 |
|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 C.认可“一个中国”的原则 |
|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
|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
|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
|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
2007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承认台湾的国家仅有20多个,这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
|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
|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
| 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
| 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着( )
| A.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 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
|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