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重12N的铁块和重3N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1)实验过程中,小华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于”、“等于”、“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小华比较甲、丙两图,得出了“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4)实验中,如果小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
如图是教科书中一个“观察与实验”栏目的截图,在图示器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量筒,请你借鉴图示的实验方法,设计一个测金属箔的密度的实验,要求:
(1)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并用字母符号表示有关的物理量.
(2)写出金属箔的密度表达式.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 ,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示意图,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下列三种不同平面上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小车将以 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各元件及连接均完好。
(1)将图甲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试触开关时,会看到的现象是电压表:__________;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只有一根导线的一个接头接错,请在错误处画“×”,并在图上改正。
(3)若将这个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还可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如图乙是小灯泡的U-I图象,它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后,继续向右滑动,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始终不发光,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四、应用与创新题(共12分)
某同学为验证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符合阿基米德原理,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丁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为N。
(2)根据图乙和图戊两次测量的目的是间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