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交点E0和E1为均衡点)。不考虑其他条件,与E0→E1反映的供求变化状况一致的是
A.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土地供应减少,引起商品房供求变动 |
B.汽油价格上调,钢材价格上涨,引起汽车供求波动 |
C.“单独二胎”政策放开,母婴用品的供需发生变化 |
D.京广高铁通车,航空公司缩减航线,该线路飞机票价调整 |
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但也有人说“改革开放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 B.联系是普遍的 | C.量变引起质变 | D.辩证的否定观 |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现在垃圾该放在哪个地方,成为困扰众多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垃圾中转站面临“安家”难、开工难,人人需要却人人喊打的窘局。这体现的哲理
A.矛盾具有普遍性 |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
C.矛盾具有斗争性 |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
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就是发展
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④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能是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