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几种物质鉴定的实验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使用试剂 |
被鉴定的物质 |
呈现颜色 |
A |
双缩脲试剂 |
蛋白质 |
蓝色 |
B |
苏丹III染液 |
脂肪 |
橘黄色 |
C |
碘液 |
淀粉 |
蓝紫色 |
D |
斐林试剂 |
麦芽糖 |
砖红色 |
能催化DNA分子一条链上两个相邻的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②DNA连接酶
③DNA聚合酶④反转录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比、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比分别为
A.1/4 1/4 | B.1/2 1/4 | C.1/4 1/2 | D.1 1/4 |
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型。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和B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l,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不可能为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验、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 |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