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所列为玉米植株和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类元素的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据表回答:
元素 |
O |
C |
H |
N |
K |
Ca |
P |
Mg |
S |
玉米 |
44.43 |
43.75 |
6.24 |
1.46 |
0.92 |
0.23 |
0.20 |
0.18 |
0.17 |
人 |
14.62 |
55.99 |
7.46 |
9.33 |
1.09 |
4.67 |
3.11 |
0.16 |
0.78 |
(1)根据上表还可以得出: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________________;
②同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含量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中的钙在血液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
(3)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化合物为例)。
(4)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________(器官)获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Hgprt缺陷症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患儿发病时有自残行为。下图是一个该缺陷症的系谱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病的致病基因为性基因。
(2)9号的致病基因来自Ⅰ世代中的号个体。
(3如果7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该缺陷症的概率为。
(4)如果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婚配,从优生的角度考虑,应选择何种性别的后代?。
A、B两图分别表示某种高等动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A图表示减数第次分裂期。
(2)B图表示减数第次分裂。
(3)A图中能形成个四分体。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让亲本为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分析如下问题:
(1)F1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值是 ______________。
(2)F2中纯合体占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 _。
(3)让F1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 B.3:1:3:1 | C.1:1:1:1 | D.2:2:1:1 |
1953年,青年学者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成就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时代。请回答:
(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和 交替连接而成。
(2)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连接成碱基对,并遵循原则。
(3)复制发生的时间是和。
复制特点是,。
Ⅰ.图 1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A为非生物的物质),图 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所利用。
(3)若图1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______(填字母)产生的_______________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Ⅱ.近年来,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太湖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引起的。为解决太湖水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类别 |
青鱼 |
鲢鱼 |
鳙鱼 |
鲤鱼 |
食性 |
螺狮 |
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杂食 |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
(2) 养鱼的池塘经常接纳含有农药的农田水,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池塘的生态平衡不会遭到破坏,其主要原因是。
(3)下表是对太湖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
、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
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千焦/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
![]() |
A |
B |
C |
D |
E |
P |
15.9 |
870.7 |
0.9 |
141.0 |
211.5 |
P |
2.8 |
369.4 |
0.3 |
61.9 |
20.1 |
R |
13.1 |
501.3 |
0.6 |
79.1 |
191.4 |
(4)有人认为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矿质元素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
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进行如下处理:
A.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清水。如此重复3次;
B.再加水至1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C.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
D.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的窗台上培养5天,取得水样。
请补充完整以上实验过程,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A.处理的目的是。
②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