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请分析并回答:
(1)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启动细胞进行         ,诱导离体细胞经过         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        的方法检测病毒的基因,也可采用          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2)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上对成苗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                ,因此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         ,选择理由是                                 

(3)若要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的马铃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将病毒复制酶基因插入到         中Ti质粒的         上,构建出            后,将其导入马铃薯受体细胞,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马铃薯细胞后,再通过                技术形成完整植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I、II、III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数据正确,但是有一处箭头方向有误,请改正: 
(2)图1中输入Ⅰ(第一营养)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未标记出II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 百万千焦。
(3)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可表示 
(4)图2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由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网,则应做怎样的最小修改: ;该食物网共由 条食物链组成。
(5)经第(4)题修改后的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
(6)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食物网和能量流动等相关内容都可以从同一个模式图(如图2)中分析,这是因为 

近几年来,一种原产于南美,被称为“植物杀手”的藤本植物——薇甘菊正在广东省大肆扩散,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1)薇甘菊生长时具趋光性,很容易向上层生长、扩展,并像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
致使成片的植物枯死。受侵害的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薇甘菊缠绕覆盖的植物
。从生态学角度看,薇甘菊是生态系统成分中
,薇甘菊与受其侵害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薇甘菊在土壤潮湿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生境中,生长特别迅速,但不耐
荫和土壤干瘠。农田、果园、人工林往往是薇甘菊入侵和定居的温床。由此可以看出:限
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与
该生态系统的有关。
(3)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
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
(4)薇甘菊除了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外,还可以通过其每个节的叶腋所长出的新枝,另生
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5)薇甘菊在原产地并没有造成危害,原因是薇甘菊在当地有许多天敌。因此部分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引入薇甘菊的天敌来克制它。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风险是

在一定的空间,种群由少量个体发展到数量很多,或达到饱和过程的类型称为种群增长型,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K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种群处在一个无限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曲线为图中的_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3)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曲线为图中的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阴影部分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决定种群密度的两对变量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种生物雄性个体中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填文字)

(1)图1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___]。若图1示人体骨髓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_____]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骨髓干细胞分裂、分化成单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据图2中A细胞推测,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_______条。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3)图3的家族遗传系谱图中,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4)色盲是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某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此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

(12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 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原则和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