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 A.1958年 | B.1965年 |
| C.1975年 | D.1985年 |
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
|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
读图4,完成16~17题。
如果图4表示的是某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可能
①加固了防洪大堤②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③修建了水利工程④开辟了运输线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如果用a表示修建水库后河流径流量的年变化,则表明修水库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 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是
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北纬20-50度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3,回答13~14题。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旱灾、洪涝 |
| B.地震、火山、旱灾、洪涝 |
| C.旱灾、洪涝、地震、火山 |
| D.地震、火山、洪涝、旱灾 |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灾害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②灾害引发泥石流,体现灾害的关联性特点
③灾害的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④灾害的发生,体现自然灾害具有渐发性的特点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 A.围湖造田 | B.垦殖草原 | C.陡坡修筑梯田 | D.过度抽取地下水 |
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条件相同 | B.滑坡是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的下滑现象 |
| C.滑坡和泥石流均发生在山区,危害不大 | D.泥石泥是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