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B.②时期,人口生产暂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 B.1965年 |
C.1975年 | D.1985年 |
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 |
下列关于山西省能源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均非常丰富 |
B.铝土矿和铁矿都分布相对集中 |
C.大同有“煤都”之称,以生产优质无烟煤而闻名 |
D.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优,且多数煤田埋藏浅 |
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问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 | 5时 | B. | 15时 | C. | 9时 | D. | 19时 |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 | 55°N | B. | 65°N | C. | 75°N | D. | 85°N |
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 |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 B. | 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
C. |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 | D. |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右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两条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则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35°W,23°26′N | B.135°E,23°26′S |
C.45°E,23°26′S | D.45°W,23°26′N |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2)题。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25°N | B.18°N |
C.18°S | D.25°S |
M所表示的这一天,达到当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白昼长度 | B.正午太阳高度角 | C.大气温度 | D.降水量 |
西藏地区成为我国太阳能最多的地区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