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下列问题。
|
降水量 (mm) |
径流总 量(mm) |
地表径 流(mm) |
地下径 流(mm) |
蒸发量 (mm) |
城市中心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0 |
267 |
96 |
171 |
377 |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 B.径流总量减少 |
C.蒸发量减少 | D.降水量减少 |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
B.扩大城市的规模 |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
D.推广使用渗水砖 |
有关环境污染危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但不会破坏建筑物 |
B.环境污染不会改变全球的气候环境 |
C.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会破坏建作物 |
D.环境污染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但会破坏建筑物 |
农业生产中由花肥、农药等造成的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划分属于()
A.化学污染 | B.物理污染 | C.生物污染 | D.农业污染 |
日本熊本县俣湾地区1953——1956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究其原因是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的过程中,排入大量含有何种物质的废物所致()
A.砷 | B.汞 | C.氮 | D.铅 |
关于环境的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
B.河水因其水量大,故自净能力比湖泊强 |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
D.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的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 |
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实质是()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
B.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
C.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资源 |
D.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