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 C.甲、丙、乙、丁 | D.丁、乙、丙、甲 |
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教育压力大 | B.人口老龄化 |
| C.劳动力不足 | D.死亡率高 |
2009年我国玉米种植户经历了严重低价难卖之痛。读“我国玉米主要分布地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影响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机械化水平 | B.市场需求 | C.热量条件 | D.国家政策 |
为了改变玉米低价难卖之局,玉米主产区应采取的合理对策是
| A.不断提高农民粮食补贴 | B.发展养殖业和玉米加工业 |
| C.大量减少玉米播种面积 |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 |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下列小题。
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 | B.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 |
| C.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 | 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 |
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 | 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 |
| 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 | D.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 |
山脉④两侧分别属于
| A.东侧属长江水系,西侧属闽江水系 | B.东侧属海河水系,西侧属黄河水系 |
| C.东侧属闽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D.东侧属珠江水系,西侧属长江水系 |
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 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
| 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都较丰富 |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 |
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知
|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
|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
|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
|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
下图分别为青海省90年代前、后的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A处年降水量最可能是
| A.80mm | B.150mm | C.180mm | D.230mm |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青海湖的影响,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增加最为明显 |
| B.该省东南部主要受来自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量最多 |
| C.该省西北部受越山后的下沉气流影响,降水量最少 |
| D.该省大部地区降水较少,农业发展以灌溉农业为主 |
下图甲、图乙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
| C.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 D.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 |
读图判断,既有棉花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
| A.新、川、豫、贵 | B.冀、鲁、豫、晋 |
| C.湘、鄂、皖、赣 | D.黑、吉、辽、内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