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大规模埃博拉病毒疫情。截至2014年12月02日,世界卫生组织疫情报告称,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7290例,其中6128人死亡。
材料一 西非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10 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江汉平原
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问题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本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MN表示晨线,与30°E经线所成的角为15°,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等值线表示D河流域等降水量线分布,简要说明D河流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
影响因素。
(2)试比较A、C两海域海水性质的差异及其对海水运动的影响。
(3)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出发,走最近航线到欧洲鹿特丹港, 分析此航程中油轮可以节省燃料的海域及其原因。(线路: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北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英吉利海峡—北海—鹿特丹港)
(4)如图示晨昏线情况,表示________季(冬或夏),下列说法可信的是________ (不定选)
A.C海域绝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大于等于零
B.75°S以南地区出刚好是极夜
C.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旗杆影子变长
D.上海港正盛行东南风
E.新加坡昼夜等长
F.开普敦的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

下图分别是某国(地区)沿经线或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煤炭资源丰富,第二次技术革命形成了著名工业区,现在仍是该国“工业心脏”的国家号是________。
(2)耕地比重大的传统稻米产区的国家序号是________,该国生产经济作物黄麻和________。
(3)属于APEC成员国,地跨两洲、频临三洋、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序号是________,该国著名的新兴工业区是________。
(4)铁矿丰富,热带农产品出口多的国家序号是________,其能源以________为主。
(5)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序号是________,其最大工业基地是________。
(6)简述⑥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读下图回答:(没空1分,共9分)

(1)图中A、B两地此时是日出还是日落?
(2)此时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3)这一天,A地昼长为______小时;B地夜长约为_____小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是_______。
(4)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B和C两地相比,自转线速度大的是,自转角速度谁大呢?

读下边的半球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此图是南北半球中的半球图。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当图中A点为太阳直射点时(A点所在纬线是回归线),这一天是日前后,B点的太阳高度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并请在图上画出晨昏线。
(3)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小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