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促进本国迅速发展,抓不住就会落后挨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                                     
——(英)阿诺德·J·汤因比
材料二 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年至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
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世界历史纪录片演说词》
材料三

材料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方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种打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又采取了怎样措施来迎接这一机遇?
(4)材料四中面对全球化的机遇,中国应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请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下列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
(1)请你按照提出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排序。(只写序号)
(2)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地主阶级掀起了什么自救运动?从学习内容上看,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列举这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一例。
(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近代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什么?请你写出他们宣扬这一运动的主要阵地。
(4)“三民主义”是谁提出来的?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他领导了什么革命运动?这一运动有什么意义?
(5)主张变法维新的仁人志士们为了救亡图存发起了什么运动?该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6)材料二是一组与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重大事件相关的图片。请你将材料一中的口号或主张(①自强,求富;②民主,科学;③三民主义;④变法维新。)分别与材料二中相关连的图片搭配起来。
①——图:;②——图:;③——图;④——图: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划“”处应该填什么?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
(2)材料一出自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3)材料二是清政府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划“”处应该填什么?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材料三是清政府派谁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5)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政府妥协退让 D.封建制度腐朽

(6)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

在主题为“世界联成一体”的历史活动课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向其它同学展示了四幅选自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

(1)首先,他们要求同学写出以上四幅图片内容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2)接着,他们要求上台的代表任选一幅图,说出图中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你会选哪一幅呢?(请注明你选择的人物,再作答)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了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哪一著作?发表于何时?作者是谁?
(2)该著作是哪一组织的纲领?这一组织的性质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著作发表的意义。
(4)当前,我们应该向上述著作的作者学习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
材料二: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九年级《世界历史》
(1)材料一的的改革法令是哪一国家于何时颁布的?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改革”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该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