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对外交往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展示一:50年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1)材料一中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在外交领域提出了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准则?(2)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他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展示二:70年代外交突破篇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3)材料二所描绘的历史瞬间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4)70年代中国外交梅开三度,除材料二所举事例外,请再举2例加以应证。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分,注:完全写对得满分,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材料四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
(6)材料四中“天才的创见”指什么?请写出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1分,注:具体到年、月、日)
材料五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加积极更加活跃的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7)从90年代开始,我国参加了那些国际组织?(举一例)
(8)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积极发展外交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殷墟甲骨文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的卜辞。 “协”字在甲骨文中象三耒共耕。《诗经》中有对西周前期劳动场面的生动描写,“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
材料二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相对材料一的生产方式有何进步之处?它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3)材料三所反映的这种生产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
计划。
材料一:人民网报道: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战机和舰艇l9日起向利比亚有关目
标实施了军事打击。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20日表示,有关国家
目前实施的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超出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授权范围,与决议精神相违
背。
(1)二战后世界仍不太平,结合材料一写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2分)20世纪
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三次变化?(3分)
材料二:
(2)材料二照片拍摄时间距今_______ 周年。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顺应 ____________ 这一
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3)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什么?在此背景下我国应该怎样更好地
建设社会主义?(2分)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
材料一:唐代在中日友好和文化关系史上,都是个值得特别注意的时代。尤其在文化方
面两国关系之密和影响的深远,在历史上也是稀有的现象。 .
(1)论从史出,请用史实对材料一中唐代“文化方面两国关系之密”的结论加以说明。(只
需一例,l分)
材料二:日本驻中国的侵略军——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
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
(2)材料二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描述?(1分)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什么?(2分)
(3)温家宝总理访日时说:“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
者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写出近代日本发动(参加)的三次侵华战
争名称。(3分)
材料三:2010年9月7日中午,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捞作业时遭到日非法
侵犯,日本巡逻船2次撞击中国渔船并非法扣押了所有船员,中国政府立即表示抗议并召
见了日本驻华大使,要求日方放人放船。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1分)请你结合图文材料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2分)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此次世博会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谱写了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
(一)以人为本
1.本次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设计告诉我们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世界的精髓所在。请问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这一理念?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人物是谁?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把“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民贵君轻”的思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二)科技创新
3.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彰显中国古代科技的无穷魅力。请你写出这四大发明
4.自18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先后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贡献最突出的发明创造分别是什么?
5.当今世界,不仅要注重科技发展,更要关注生存环境质量的提高。请你对如何减少科学技术负面影响,提两点建议。
(三)文化多元
6.下列图片不仅反映了上海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分别指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图一1919年6月5日工人罢工游行图二中共一大会址图三 2001年各经济体领导人齐聚上海
图一:
图二:
图三:
7.以上三图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四)合作共赢,面向未来
材料一:计算机网络已把世界连成一个“地球村”。
材料二: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
而零部件来自六个国家的15000家中小型企业。
材料三:见右图

8.材料二反映了世界经济出现的新趋势,举出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材料三所代表的组织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0.材料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响?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难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法制、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001年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