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对外交往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
展示一:50年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1)材料一中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在外交领域提出了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准则?(2)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他提出了什么方针?(2分)
展示二:70年代外交突破篇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当年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3)材料二所描绘的历史瞬间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4)70年代中国外交梅开三度,除材料二所举事例外,请再举2例加以应证。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分,注:完全写对得满分,错写、漏写均不得分)
材料四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
(6)材料四中“天才的创见”指什么?请写出澳门回归的具体时间(1分,注:具体到年、月、日)
材料五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之后,我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加积极更加活跃的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7)从90年代开始,我国参加了那些国际组织?(举一例)
(8)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积极发展外交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征税需经议会同意,议员有政治活动的自由。
材料二: “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罪恶。
材料三: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什么机构中颁布的什么文件?你对这三个文件有何评价?
2.你认为上述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吏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从此以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的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生活。
请回答:
⑴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是以什么作为动力?
⑵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大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
⑶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⑷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材料三:政府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扶植保护私人企业,修建铁路,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并派出了庞大使团出访美国和欧洲,学习他们发展生产的经验和治国政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三次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以上三次重大事件的直接目的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3)通过学习以上三个事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至少两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小小的炮兵上尉登上了法国政治舞台。并从此叱咤风云远22年之久。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如下图)
(1)“小小的炮兵上尉登上法国政治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2)拿破仑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分)
材料三:l 9世纪初期,拿破仑攻占意大利;1814年,拿破仑被赶下台。一位意大利人就此事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第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有一种由衷的、说不出的快乐。”
(3)这位意大利人感到“快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4) 对拿破仑战争,意大利人的评价前后矛盾,请你说说这位意火利人在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时运用了什么方法?
厚重的人文景观尘封着历史的印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触摸历史,图片解说】
(1)根据图1,指出卢日科夫市长给亚历山大二世塑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历史纵横,学会比较】
(2)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亚历山大二世和林肯面临的共同危机是什么?(3分)
【论从史出,启迪智慧】
(3)将亚历山大二世和林肯的历史活动放在历史长河中,说说19世纪中期世界出现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