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
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
D.田中正明的狡辩伎俩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
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的一步是在()
A.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 B.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
C.“汪辜会谈” | D.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 |
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A.和平共处原则 | B.民主和解方针 |
C.独立自主原则 | D.求同存异方针 |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现代的社会生活
台商企业富士康落户淮安,成为我市招商引资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具体体现。下列将“加强两岸经济关系,互补互利”写入协议的是
A.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 B.“九二共识” |
C.汪辜会谈 |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
2009年,海协会、海基会两会领导人第三次会谈在南京举行。“两会”曾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的时间是
A.1987年 | B.1992年 |
C.1993年 | D.199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