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的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让他们失望了,“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争必将引起革命,革命必然能制止战争 |
B.战争让人变得疯狂 |
C.战争带来灾难超乎人们预想 |
D.战争能创造一个新世界 |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的蒋介石日记引起了极大轰动。蒋介石日记中说:“吾愿死于青天白日之旗下,吾为国民革命而死,吾为三民主义而死,也即为共产主义而死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蒋介石撰写上述日记的时间应该在()
A.1926年前后 | B.1937年前后 |
C.1945年前后 | D.1949年前后 |
“三鸟害人,鸦、鸮、鸨;一群卖国,鹿、獐、螬。”与此对联有关的历史事件应是()
A.辛亥革命 | B.五四运动 |
C.北伐战争 | D.抗日战争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该观点中从“过去”到“现代”的分界点是指(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B.英国实现对中国的占领 |
C.世界大国完成了对中国的瓜分 |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材料中“激烈的改革派”应是()
A.洋务派 | B.顽固派 | C.维新派 | D.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