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经济兴,则国家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繁荣盛世局面?二者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
材料二 宋朝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达到7.2亿亩,GDP占全球60%,人均GDP为2280美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淮河以北),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这样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
请回答:
(2)据材料,请概括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同时请为划线句子所叙述史实的准确性提供历史依据。
材料三 会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子很快,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必须看到,……一些重大的比例失调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我们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请回答:
(3)据材料,请列举造成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的两个重要历史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会议对中国今后的工作重心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唐玄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史有感(共8分)
在20世纪上半叶这短短的50年里,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人类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本以为战后会迎来和平的曙光,谁知一个“冷战”又几乎贯穿了整个20世纪的下半叶!今天,人类已来到了21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冷战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宣告结束,世界已经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过程中进入了新的千年。但是,如何有效地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仍然是人类最为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分别参加了什么军事集团
2、你能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各举一点即可)
3、你知道“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吗?
4、创造一个繁荣与持久和平的新世纪,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一些建议,让战争远离我们吗?
材料解析(共7分)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材料二:“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材料一引自英国的什么文件?此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与哪国的革命有关?在这次革命中,被处死的皇帝是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革命的领导者是谁?这次革命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上述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三次革命的主要任务基本相同,是什么呢?
如图,识图题 (共5分)
1、图一中反映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这次经济危机的具体起止时间吗?
2、除了持续时间很长之外,你还知道这次经济危机的另外两个特点吗?
3、图二中的这位美国总统在这次危机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知道他是谁吗?
4、图三反映了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仍未结束的经济危机,你能找出这两次经济危机的共同点吗?
列举两级格局中的两大军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