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命脉,经济兴,则国家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繁荣盛世局面?二者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
材料二 宋朝人口已达到2千万户,1亿多人,耕地达到7.2亿亩,GDP占全球60%,人均GDP为2280美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国库收入为7070万贯,最高达到1.6亿贯文,即便南宋丢失半壁江山(淮河以北),国库财政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文,这样的税收后世难以企及。
请回答:
(2)据材料,请概括两宋时期经济高度发展的表现。同时请为划线句子所叙述史实的准确性提供历史依据。
材料三 会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子很快,1978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必须看到,……一些重大的比例失调状况没有完全改变过来,生产、建设、流通、分配中的一些混乱现象没有完全消除,城乡人民生活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我们必须在这几年中认真地逐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做到综合平衡,以便为迅速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请回答:
(3)据材料,请列举造成当时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的两个重要历史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会议对中国今后的工作重心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感同身受。中国商务部14日的消息称,为支持日本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中国政府将向日本政府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为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在“殖产兴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战后,哪些因素促成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在近代史上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我们为什么还要为日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请就以下两次著名历史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附,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敕勒歌》
注:大家熟知的《敕勒歌》原为高车族创作,后来被译鲜卑语,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语为正音,《敕勒歌》才被译为汉语保存流传下来。
举例说出商鞅之法中使“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措施?
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请就孝文帝改革后“汉人胡化”,“胡人汉化”各举一例。

综合问答题。
【主题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肯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材抖三: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一法律文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三中“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指什么事件?
【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材料四 ……美国独立以后,维护和扩大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同限制和废除黑人奴隶制之间的斗争,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美国历史中的中心问题。从1850年妥协案的成立到1877年南方重建的结束的近三十年,是美国历史中自由雇佣劳动制同种植园黑人奴隶制进行决战的时期,这一决战的高潮是……
材料四中“高潮”是美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1分)
【主题三: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
材料五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美国》
你认为“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是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主题总结】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和调整】的探究,你认为巩固和完善某种社会制度的途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作品《西斯廷圣母》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
材料二:“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请回答:
材料一中圣母表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它对近代中国哪几个民主运动的产生了影响。
材料三指出“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使工人阶级第一次上升为统治阶级的又是什么事件?(2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思想解放运动与历史发展关系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在德国,已经宣布所有16—60岁,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公民全体动员……德国报界赞同这个方案,……其它国家无疑也将仿效这个榜样。
——1916年罗曼罗兰的日记
材料三:我们(指美国)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搏,以决定最后的胜利。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四:我们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日本对我进攻的性质。……,美国人民兴正义之师必将赢得彻底胜利。……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后的 “国耻日”演说
请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强调它是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战争,是指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材料二中大战是指什么战争?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球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战前西方大国对此历史事件的发动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从材料三到材料四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