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
|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
+ |
+ |
+ |
| 1 mL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 反应温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 2 mL斐林试剂 |
+ |
+ |
+ |
+ |
+ |
+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注:*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酶活性在 60 ℃比 40 ℃高
C.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一定水解成麦芽糖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蓝藻细胞中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并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
| B.圆褐固氮菌能够固定N2,其根本原因是拟核中有与固氮有关的基因 |
| C.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产生的ATP,都可以用于主动吸收Mg2+ |
| D.动物细胞也能渗透吸水或失水,其原因之一是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
|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
|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
|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
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右上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图中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申,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图示中①是把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少量葡萄糖和适量乳糖的培养液中的生长曲线,②是某种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下列关于这两个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大肠杆菌体内一旦合成了分解乳糖的酶,则分解葡萄糖的酶就会消失
B.图①中分解乳糖的酶的合成受基因和乳糖的双重调控,对代谢不涉及酶活性的调节
C.图②中氨基酸A、B对甲酶的酶合成调节具有反馈调节的特点
D.图②中理论上可通过酶合成调节,使氨基酸A不能生成,从而提高氨基酸B的产量
生物体在产生后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类型,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适当的选育,即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植株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该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
| B.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可用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二者相比前者简便后者快捷 |
| C.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都要用到秋水仙素,其中后者得到的品种植株矮小且不育 |
| D.纯种高杆抗病利用r射线照射培育出的矮杆抗病品种,特点是周期短,容易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