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 A.ATP在细胞内含量较多 |
| B.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
| C.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
| D.ATP是细胞内唯一的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
下列关于细胞器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 |
| B.线粒体与叶绿体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碳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 C.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分别对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
| 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和线粒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如右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
|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 蔗糖溶液 |
|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有① | B.高尔基体膜结构有② |
| C.叶绿体内膜有③ | D.线粒体内膜有④ |
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苗,若测得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 )
| A.植物根对水分子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种不同的跨膜运输方式 |
| 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 |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 数量是不同的 |
|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
将新鲜马铃薯切成长5 cm粗细相同且生理状况完全相同的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液中,4 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25 g·L-1 |
| B.当溶液浓度为40 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
| C.在溶液浓度为30~90 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
| D.在溶液浓度为50 g·L-1,细胞均因过度发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