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对应有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也是人体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 |
| B.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并参与控制物质进出 |
| C.载体蛋白:可帮助一些物质顺或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
| D.线粒体:能将葡萄糖进行氧化分解 |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 A.1、3、5、6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
| B.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
|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
|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
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
| B.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
|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
| D.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
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
|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
|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
|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
如图表示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膜中的载体蛋白也能运输氨基酸 |
| B.该膜可能是红细胞膜 |
| C.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时 |
| D.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 |
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 A.①②③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