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豌豆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茎的高度用D、d表示,花色用Y、y表示,请据表回答: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高茎红花 |
高茎白花 |
矮茎红花 |
矮茎白花 |
甲 |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
953 |
317 |
0 |
0 |
乙 |
高茎红花×矮茎白花 |
1251 |
0 |
1301 |
0 |
丙 |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
517 |
523 |
499 |
507 |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
(2)丙组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3)请画出乙组的遗传图解。
(11分)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简要的写出操作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每空两分)下图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的某种植物光合速率(以O2释放量为测定指标)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
(1)图中bc段限制叶片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其它条件不变,对叶绿素而言,有效辐射的光主要是 。
(2)在图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经测定,晴天遮光条件下该植物的CO2平均释放速率为0.8µmol/(m2·s ) ,则a点时该植物O2产生速率约为 µmol/(m2·s )。
(3)在实验过程中,给该植物浇灌Hl8O2,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Hl8O2先参与 。
(4)叶绿素分子中的Mg2+可被Cu2+置换,实验中用含Cu2+的试剂处理叶片,形成的铜代叶绿素能长时间保持叶片标本的绿色,其原因可能是 。
(5)经测定,该植物细胞内DNA、RNA和蛋白质的物质含量比值为10:31:119,经植物生长调节剂Ttgx-15处理细胞后,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变为10:46:220。据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
(12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
上图式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同的原子团或碳链,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1)在资料1中肽链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结构式为,该化合物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而形成。脱下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料2:现有一多肽,化学式为C55 H 70 O 19 N 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2)依据资料2,该多肽的化学式C55 H 70 O 19 N 10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得到氨基酸有个,其中谷氨酸有_______个。
(18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显微镜,试回答: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
(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4)某学生在做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放入一小块生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1~2 cm处停止。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在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病毒 ⑦水绵⑧SARS病毒 ⑨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
光合作用(能否) |
核糖体 |
细胞壁 |
|
甲 |
√ |
√ |
√ |
√ |
乙 |
√ |
× |
√ |
× |
丙 |
× |
√ |
√ |
√ |
①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哪类生物?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②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细胞的______性。